土壤污染治理刻不容緩,監測儀器是“先鋒軍”
近年來,日益突出的土壤污染問題已對生態環境、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人體健康、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根據中***工程院發布的***項重大咨詢研究項目指出,我***每年約有1200萬噸糧食受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別是鎘、砷等重金屬造成的耕地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土壤污染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作為環境治理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對土壤污染防治的控制和修復也越來越重視。自2016年“土十條”實施以來,各地陸續啟動當地的土地污染詳查工作,為全面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提供基礎支撐。為確保土壤詳查工作順利開展實施,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全***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并已初步建成了******土壤環境監測網。
另外,2018、2019年******相繼出臺了《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等管理辦法以及《農用地/建設用地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系列標準(試行)》等管控標準,土壤修復行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2020年2月,財政部印發《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辦法》,該辦法指出,鼓勵土壤污染防治任務重、具備條件的省設立基金,積極探索基金管理的有效模式和回報機制。中央財政通過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對本辦法出臺后***年內建立基金的省予以適當支持。
2020年7月,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等牽頭出臺******綠色發展基金,總規模達850億元,其中將有部分用來支持土壤污染治理。
創新的監測技術和設備等將成為推動土壤污染監測的關鍵。土壤監測作為土壤污染修復的“先鋒軍”,也將率先獲益。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累積性,需要相關的儀器設備采樣檢測,得出具體的數據,才能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及后期對土壤修復效果進行監測,都需要大量的土壤監測儀器設備。
根據全***土壤詳查實驗室要求,承擔土壤詳查的實驗室要具備***定數量儀器設備,如分光光度計、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微波消解儀、索氏提取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
由于承擔土壤詳查工作的實驗室名單是實行動態管理的,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因此相關的檢測機構、企業、設備供應商若想入圍,***先得要具備這些儀器設備,但也會因此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注:文章來源于儀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