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繁多的望遠鏡到底有著怎么樣的歷史?
望遠鏡是***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并會聚成像,再經過***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又稱“千里鏡”。
望遠鏡的第***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細節。望遠鏡第二個作用是把物鏡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徑(***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觀測者能看到原來看不到的暗弱物體。1608年,荷蘭的***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制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架望遠鏡。1609年意大利佛羅倫薩人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實用望遠鏡。
經過400多年的發展,望遠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觀測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望遠鏡是***種用于觀察遠距離物體的目視光學儀器,能把遠物很小的張角按***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間具有較大的張角,使本來無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體變清晰可辨。所以,望遠鏡是天文和地面觀測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種通過物鏡和目鏡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學系統。根據望遠鏡原理***般分為三種。***種通過收集電磁波來觀察遙遠物體的電磁輻射的儀器,稱之為射電望遠鏡,在日常生活中,望遠鏡主要指光學望遠鏡,但是在現代天文學中,天文望遠鏡包括了射電望遠鏡、紅外望遠鏡、X射線和伽馬射線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概念又進***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線和暗物質的領域。
日常生活中的光學望遠鏡又稱“千里鏡”。它主要包括業余天文望遠鏡、觀劇望遠鏡和軍用雙筒望遠鏡。
常用的雙筒望遠鏡還為減小體積和翻轉倒像的目的,需要增加棱鏡系統,棱鏡系統按形的方式如果式不同可分為別漢棱鏡系統(Roof Prism)(也就是斯密特-別漢屋脊棱鏡系統)和保羅棱鏡系統(Porro Prism)(也稱普羅棱鏡系統),兩種系統的原理及應用是相似的。
個人使用的小型手持式望遠鏡不宜使用過大倍率,***般以3~12倍為宜,倍數過大時,成像清晰度就會變差,同時抖動嚴重,超過12倍的望遠鏡***般使用三角架等方式加以固定。
那么望遠鏡也有多種多樣的,我們來看看以下幾種望遠鏡的分類:
折射望遠鏡
折射式望遠鏡,是用透鏡作物鏡的望遠鏡。
分為兩種類型:由凹透鏡作目鏡的稱伽利略望遠鏡;由凸透鏡作目鏡的稱開普勒望遠鏡。開普勒式望遠鏡的基本原理是***先遠處的光線進入物鏡的凸透鏡,第1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相當于照相機;然后這個實像進入目鏡的凸透鏡,第2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這相當于放大鏡。
反射望遠鏡
是用凹面反射鏡作物鏡的望遠鏡。可分為牛頓望遠鏡,卡塞格林望遠鏡等幾種類型。但為了減小其它像差的影響,可用視場較小。對制造反射鏡的材料只要求膨脹系數較小、應力小和便于磨制。磨好的反射鏡***般在表面鍍***層鋁膜,鋁膜在2000-9000埃波段范圍的反射率都大于80%,因而除光學波段外,反射望遠鏡還適于對近紅外和近紫外波段進行研究。反射望遠鏡的相對口徑可以做得較大,主焦點式反射望遠鏡的相對口徑約為1/5-1/2.5,甚至更大,而且除牛頓望遠鏡外,鏡筒的長度比系統的焦距要短得多,加上主鏡只有***個表面需要加工,這就大大降低了造價和制造的困難,因此口徑大于1.34米的光學望遠鏡全部是反射望遠鏡。***架較大口徑的反射望遠鏡,通過變換不同的副鏡,可獲得主焦點系統(或牛頓系統)、卡塞格林系統和折軸系統。這樣,***架望遠鏡便可獲得幾種不同的相對口徑和視場。反射望遠鏡主要用于天體物理方面的工作。
折反射望遠鏡
是在球面反射鏡的基礎上,再加入用于校正像差的折射元件,可以避免困難的大型非球面加工,又能獲得良好的像質量。比較***的有施密特望遠鏡。
它在球面反射鏡的球心位置處放置***施密特校正板。它是***個面是平面,另***個面是輕度變形的非球面,使光束的中心部分略有會聚,而外圍部分略有發散,正好矯正球差和彗差。還有***種馬克蘇托夫望遠鏡。
在球面反射鏡前面加***個彎月型透鏡,選擇合適的彎月透鏡的參數和位置,可以同時校正球差和彗差。及這兩種望遠鏡的衍生型,如超施密特望遠鏡,貝克―努恩照相機等。在折反射望遠鏡中,由反射鏡成像,折射鏡用于校正像差。它的特點是相對口徑很大(甚至可大于1),光力強,視場廣闊,像質優良。適于巡天攝影和觀測星云、彗星、流星等天體。小型目視望遠鏡若采用折反射卡塞格林系統,鏡筒可非常短小。
射電望遠鏡
探測天體射電輻射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通常,由天線、接收機和終端設備3部分構成。天線收集天體的射電輻射,接收機將這些信號加工、轉化成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終端設備把信號記錄下來,并按特定的要求進行某些處理然后顯示出來。表征射電望遠鏡性能的基本指標是空間分辨率和靈敏度,前者反映區分兩個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電點源的能力,后者反映探測微弱射電源的能力。射電望遠鏡通常要求具有高空間分辨率和高靈敏度。根據天線總體結構的不同,射電望遠鏡可分為連續孔徑和非連續孔徑兩大類,前者的主要代表是采用單盤拋物面天線的經典式射電望遠鏡,后者是以干涉技術為基礎的各種組合天線系統。20世紀60年代產生了兩種新型的非連續孔徑射電望遠鏡——甚長基線干涉儀和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前者具有極高的空間分辨率,后者能獲得清晰的射電圖像。世界上***大的可跟蹤型經典式射電望遠鏡其拋物面天線直徑長達100米,安裝在德***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世界上***大的非連續孔徑射電望遠鏡是甚大天線陣,安裝在美******立射電天文臺。
1931年,在美***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里,負責專門搜索和鑒別電話干擾信號的美***人KG·楊斯基發現:有***種每隔23小時56分04秒出現***大值的無線電干擾。經過仔細分析,他在1932年發表的文章中斷言:這是來自銀河中射電輻射。由此,楊斯基開創了用射電波研究天體的新紀元。當時他使用的是長30.5米、高3.66米的旋轉天線陣,在14.6米波長取得了30度寬的“扇形”方向束。此后,射電望遠鏡的歷史便是不斷提高分辨率和靈敏度的歷史。
雙子望遠鏡
雙子望遠鏡是以美***為主的***項***際設備(其中,美***占50%,英***占25%,加拿大占15%,智利占5%,阿根廷占2.5%,巴西占2.5%),由美***大學天文望遠鏡聯盟(AURA)負責實施。它由兩個8米望遠鏡組成,***個放在北半球,***個放在南半球,以進行全天系統觀測。其主鏡采用主動光學控制,副鏡作傾斜鏡快速改正,還將通過自適應光學系統使紅外區接近衍射極限。
太陽望遠鏡
日冕是太陽周圍***圈薄薄的、暗弱的外層大氣,它的結構復雜,只有在日全食發生的短暫時間內,才能欣賞到,因為天空的光總是從四面八方散射或漫射到望遠鏡內。
1930年第***架由法***天文學***李奧研制的日冕儀誕生了,這種儀器能夠有效地遮掉太陽,散射光極小,因此可以在太陽光普照的任何日子里,成功地拍攝日冕照片。從此以后,世界觀測日冕逐漸興起。
日冕儀只是太陽望遠鏡的***種,20世紀以來,由于實際觀測的需要,出現了各種太陽望遠鏡,如色球望遠鏡、太陽塔、組合太陽望遠鏡和真空太陽望遠鏡等。
紅外望遠鏡
紅外望遠鏡(infrared telescope)接收天體的紅外輻射的望遠鏡。外形結構與光學鏡大同小異,有的可兼作紅外觀測和光學觀測。但作紅外觀測時其終端設備與光學觀測截然不同,需采用調制技術來抑制背景干擾,并要用干涉法來提高其分辨本領。紅外觀測成像也與光學圖像大相徑庭。由于地球大氣對紅外線僅有7個狹窄的“窗口”,所以紅外望遠鏡常置于高山區域。世界上較好的地面紅外望遠鏡大多集中安裝在美***夏威夷的莫納克亞,是世界紅外天文的研究中心。1991年建成的凱克望遠鏡是***大的紅外望遠鏡,它的口徑為10米,可兼作光學、紅外兩用。此外還可把紅外望遠鏡裝于高空氣球上,氣球上的紅外望遠鏡的***大口徑為1米,但效果卻可與地面***些口徑更大的紅外望遠鏡相當。
數碼望遠鏡
被主流科技媒體評為“百項科技創新”之***,由于結構簡單,成像清晰,能夠用較小的機身長度實現超長焦的效果,在加上先進的數碼功能,可以實現較為清晰拍照錄像功能,在大大拓寬了望遠鏡的應用領域,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偵查、觀鳥、電力、野生動物保護等等。
數碼望遠鏡具備的拍照功能,可以保存人生歷程中經歷的眾多難忘瞬間,在美***,此款產品廣受體育運動教練員、球探、獵鳥人、野生動物觀察員、狩獵愛好者以及任何***個攝影、攝像愛好者的青睞。在中***,這***領域的佼佼者,當屬watchto系列的遠程拍攝設備,尤其是WT-20A系列和30B系列,目前***內很多公安、軍警、野生動物保護已經利用數碼望遠鏡的優勢,應用到工作中了,尤其是公安部門,他們可以輕松的遠程拍照取證。
高達5.1百萬像素cmos傳感器的內置數碼照相機結合在***起的。可以快速并簡單的從靜態高分辨率照片(2594*1786)拍照轉換到可30秒連續攝像。這能確保使您捕捉到***佳效果。照片和錄像存儲在內存中,或SD卡中,并可以通過可折疊的液晶顯示屏查看、刪除、通過電視機查看,或不需安裝其他軟件將照片下載到計算機中。光學部分主要流行的倍率是35倍和60倍,并且可以進行高低倍的切換!(Windows 2000、XP或Mac無需驅動。Windows 98/98SE需要安裝驅動。